自贸区建设背景下的海南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路径探析
海南商用地产网讯 任何一个外力的介入或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变,都会对原有的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深层次、高强度的经济社会变革,势必给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进程,带来深远的影响。
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海南迎来的又一次重大历史性机遇。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无疑将受到巨大的积极影响。
一
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来,海南的城镇化和农村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30年来,海南致力于加大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力度,坚持走规划先行、加大投入、产业带动的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逐年的推进,已建成了一批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特色风情小镇,推动了海南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至2018年年底,海南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9.06%,接近全国59.58%的平均水平。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2018年海南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89元,同比增长8.4%。
尽管海南的城镇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但是从全国来看,无论数量还是质量,目前海南的城镇化和乡村振兴都还处在一个有待提升的阶段。首先,在海南59.06%的城镇化率中,小城镇占大多数,中等以上城市所占份额十分有限。海南小城镇更多的功能主要是一个居住场所,此外仅具备一些传统的商业饮食及简单的货物集散地作用。从城镇自身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到对乡村的辐射带动,其功能都非常弱小。其次,从农村自身的发展来看,经济的组织化程度低、主体分散、技术落后、品牌较少、效益不佳等,严重制约了其经济发展。再次,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尚未形成。一方面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城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城市由于自身的质量、素质问题,导致其对农村的支持、拉动不够。另一个方面,农村能够提供的剩余劳动力,不管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城市需要。农业也不能为城市工业提供足够的生产原料,椰子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目前,海南有400多家椰子加工企业,本省现有椰子产量仅鲜果市场的需求都无法满足,因此,这些加工企业90%以上的椰子依靠从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国进口。所以,必须抓住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历史机遇,下大力气加快海南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步伐。
二
任何一个外力的介入或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变,都会对原有的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是深层次、高强度的经济社会变革,势必给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进程,带来深远的影响。
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对海南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路径的选择。长期以来,无论学界、政界还是商界,对于海南如何实现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一直存在不同意见。但自贸试验区的建设,让这些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见得到了统一。过去在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方面的分歧,主要在于要不要发展工业?仅仅依靠服务业能否实现城镇化?生态环境如何保护和开发?等等。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对上述几个问题都做了明确指示:海南发展不能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重点,而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子。
二是产业的定位。首先从宏观层面,中央12号文件提出了海南要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战略定位。其次,中观层面明确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其三,在具体的产业层面做出了详细的部署。
三是动能的增强。中央12号文件强调,要着力把海南打造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这将从根本上为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海南的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三
事实上,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连。仅从产业范畴来讲,乡村振兴首先要做好农业这篇大文章,对于这一点,无论持哪种观点的人,对此都是无疑义的。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无论对农村发展来说,还是对工业化、城镇化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产业。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和城镇化的重要基础。但是,农业的发展不能走传统农业的狭隘路子,必须遵循产业和市场的规律发展。一是要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减少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二是政府、市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相结合,推动农村土地的流转聚合,形成规模经营;三是政府引导、市场牵手、村民自愿,组建各种形式的产业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四是加大农业科技及装备的推广应用,尤其是新技术、新知识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五是提升市场化和开放水平,融入国际国内大市场。
根据上述思路,在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海南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要把握以下几个重点产业和领域:一是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打造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进一步打响海南热带农产品品牌;二是加强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强化农业科研力量,打造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打造体现热带风情的精品小镇;四是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加强培育海洋产业,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五是探索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立健全形式多样、绩效导向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六是深化现代农业对外开放,取消蔬菜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外资股比限制。探索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农业交流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七是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困难群体倾斜,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四
尽管农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但从总体上讲,农业是一个低效的产业,它很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对于城镇化而言,农业也仅仅是一个原始的产业基础,而不是直接的产业基础。仅仅依靠农业并不能推进城镇化进程,也不能实现乡村振兴。在没有城镇化带动、支撑背景下的农业,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被捆绑在有限的土地上,只能解决温饱、小康问题而难以奔向富裕和现代文明。美国农业发达,其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农产品质量好、国际竞争力强。即使这样,以其占社会总劳动力不足1%的农业劳动力,生产了大大超过国内市场需求并能大量出口的农产品,尚不能赶上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仍需要政府每年拿出200多亿美元来补贴农民。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走城镇化的道路。
城镇化的直接产业基础是工业和服务业。从一般理论上讲,工业是第二产业最基本的部门,工业化是推进城镇化的基本动力,也是承载城镇化的主要经济基础。但是,作为海南这样一个岛屿省份,生态的脆弱性对发展工业具有严格的约束性。在这种条件下,怎么推进城镇化一直是困扰海南发展的一个课题。按照传统主流经济学理论,工业化是城镇化和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此理论就一国及一般情况下而言无疑是正确的。但作为一个岛屿省份,必须经过完整的工业化过程来实现城镇化,个人认为既无可能也不必要。其不可能性,主要体现在生态的脆弱性及环境条件和发展旅游业的限制;其不必要性,主要是指工业化之于城镇化的功能,在建设自贸试验区的背景下,依靠其他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及国际贸易的开展,基本是可替代的。因此,习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提出,海南发展不能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重点,而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样一个产业定位,是符合海南实际和产业发展规律的。
五
上述自贸试验区产业发展路径表明,海南的产业定位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海南发展不能以加工制造业为重点,而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这是指海南只能有限制和有选择地发展工业。其限制性主要体现在环保及布局要求两个方面,海南发展工业必须以确保不破坏生态环境为条件,同时要集中布局、园区发展。其选择性主要体现在禁止的及鼓励的两个方面。在禁止的方面,明确提出不能以加工制造业为重点。在鼓励的方面,按照中央12号文件和《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海南发展工业的产业选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加大开放力度,取消新能源汽车制造外资准入限制;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展保税维修业务,支持发展全球维修业态;发展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维修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航空维修和外籍邮轮船舶维修业务等。第二层含义,海南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需要强调的是,海南选择的是工业化程度不高、主要以第三产业带动的城镇化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注意防止出现过度城镇化的问题。为此,在我省城镇化进程中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应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以市场机制的牵引为主,政府只能适当引导而不能过度干预;二是政府要加强农业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为劳动力的健康有序转移创造条件;三是推动城市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在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提高吸纳国内外高端人才和本省高素质农业劳动力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海南城镇化进程健康发展。
来源 | 海南日报
声明 | 本资讯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转载,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